澳客旅游网
【晋东南之行】康熙老师的家
责编:澳客旅游网2025-09-04
导读在晋东南有个古堡群,这是我没来之前毫无耳闻的。古堡们沿沁河分布,北起沁水县端氏镇,南至阳城县润城镇,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落,现存117座明清古堡。这惊人的数字!谁能看全啊?只能选有代表性的几座去看吧!那首选应该就是皇城相府了。离开长治就有点越走越热的感觉了,原计划顺路去琉璃之都个休的计划直接被放弃,就因为那边温度一直在摄氏40度上下徘徊。皇城相府在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。它地处太行山南麓,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,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于是,我们直接就到了皇城村,在路边的民宿住下来,没想到这一

在晋东南有个古堡群,这是我没来之前毫无耳闻的。古堡们沿沁河分布,北起沁水县端氏镇,南至阳城县润城镇,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落,现存117座明清古堡。这惊人的数字!谁能看全啊?只能选有代表性的几座去看吧!那首选应该就是皇城相府了。

离开长治就有点越走越热的感觉了,原计划顺路去琉璃之都个休的计划直接被放弃,就因为那边温度一直在摄氏40度上下徘徊。

皇城相府在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。它地处太行山南麓,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,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于是,我们直接就到了皇城村,在路边的民宿住下来,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四天,因为周边可看的东西太多了!

吃了当地农家乐的一顿饭后就发现这里物价太贵了,饭菜也不好吃,粗糙的黄瓜凉菜比我在家拍的还大块儿,根本就是农民自己在家吃饭的样子。当然,这个也不是咱有多高贵咽不下,主要就是太贵了。老弟独自要了一盘饺子,基本就是面团团里面有一丢丢馅儿。

于是几天来,白天逛够了晚上就去北留镇上吃饭,吃过镇里的两家饭店,真是既有特色又好吃,价格也公道!

到达当晚,我们觉得很累就在客栈休息了,两位老弟直接去了郭峪古堡,顺便还看了个夜场演出。回来发的照片和视频,整得我们想忽略都不甘心。

第二天早上先去皇城相府,毕竟这里的名气是数一数二的,游客也是一路看过来遇见人最多的一天。

有道是皇家看故宫,官家看皇城。皇城相府的主人是康熙皇帝的老师、朝廷一品大员,因此叫相府。走近相府,首先看到相府巍峨的城墙,平均高度12米,宽度在2.5至3米之间,总长达780余米,将整个建筑群国护得固若金汤。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,拥有大型院落19座、房屋600多间,设有9道城门。这哪里是一个家族?简直就是一座古代城池啊!

走过去的时候正赶上大门外一场演出的散场,应该是金榜题名迎圣旨之类的主题场面。这可是相府最荣耀的事情,终究是“一门九进士,恩荣三世六翰林”的典范世家。这样的场面,在陈廷敬在世的时候一定屡有发生,因为他的学生康熙皇帝两次来此下榻,看望老师并亲笔题写匾额及楹联。

走进相府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四柱三楼的石牌坊,高耸的正脊上蹲踞着鸱吻,脊刹处麒麟昂首,六根立柱擎起的不仅是精美的斗拱飞檐,更是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荣耀。

继续前行,便见御书楼前那方"午亭山村"的匾额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匾联"春归乔木浓荫茂,秋到黄花晚节香",既是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褒奖,也暗喻着士大夫应有的气节。

站在楼前,我忽然明白为何这座宅邸会被称作"皇城",当皇帝的学生能来此小住时,使得陈家的府邸平添了帝王之气,这也是皇上恩准的殊荣。

走进府邸花园,红廊绿荷一派清凉,还有几把藤椅放在亭下。坐上去歇息,喝口自己带的茶饮,闲看周围假山石径高树矮花,水汽氤氲鸟雀争飞。这里少有游人驻足,是难得的一方安静之地。

在登上城墙的石阶上,碰巧遇到“相爷”下楼,大概要去什么地方表演吧?

果然后来在议事厅看见他跟“皇上”坐在一起,(貌似俩人没啥话题),倒是隔壁的“女眷”坐在一起聊得热烈。

登上周围的城堡高墙,这里有垛口、有箭楼、有月门,一旦敌人来犯,自可固守城池。如今游人络绎不绝,狭窄石阶显得有些拥堵。

最令我震撼的当属河山楼。这座高达七层的碉楼,是明末战乱时期的防御杰作。这是相府的最高处。游客是可以登楼的,正看见老伴儿与海军老弟在一楼口张望,可能是在蓄积登楼的勇气。

当年楼内可储粮草存饮水,顶层更有瞭望孔与射击位。明末战乱,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800余人曾入楼避难,凭借坚固的建筑和众志成城的智慧成功躲过劫难。

虽说这座高楼是具有实际功能的建筑,但现在看它鹤立鸡群,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得益彰,以青山为屏蓝天为幕,巍巍然矗立,很有些气宇轩昂的意味。这让看惯了高楼大厦的我们,深深欣赏它的养眼和不同寻常。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它画在自己的作品中。

晚上,在夜色里一边欣赏街景,一边去了与皇城相府相邻的城堡,穿街走巷地看看展馆、状元第和当地民居,没有等待后面的夜场演出,早早回去休息,第二天要去的地方还有很多呢!

在晋东南有个古堡群,这是我没来之前毫无耳闻的。古堡们沿沁河分布,北起沁水县端氏镇,南至阳城县润城镇,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落,现存117座明清古堡。

显示全文